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首页>>新闻信息>>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新闻
【中国科学报】公管学院王昕红教授谈“直博生制度”的改革动因和走向
来源: 时间:2021-09-15 点击:[]


2021年9月14日,《中国科学报》发表题为《直博生制度:哪里当行,哪里当止》的文章。该文章围绕目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扩大直博生比例的动因、直博生的生源质量和培养方案,扩大直博生比例后的面临的问题等,邀请王昕红教授进行访谈,其中大量报道了我院王昕红教授的研究成果及访谈内容。

“当年考研时看了一下导师的公共主页,对他做的一些研究还挺感兴趣的,而且觉得自己这方面也很有潜力,未来比较有发展前景,就报考他的研究生了……”

几年前,红宝石网站hbs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昕红在进行一项针对直博生的实证研究时,某位放弃“直博”身份的学生与她说的一段话,她至今记忆犹新。然而,正是在他选择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曾经让他无限憧憬却又遗憾离开的直博生制度却在国内高校中变得火热起来。

不久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三部门就加快新时代本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明确表示将拓宽博士生选拔通道,扩大直博和硕博连读比例,努力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而在此之前,国内已经有多地高校发文,表示将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

种种迹象表明,“直博”正在成为当下研究生招生中引人注目的一股热潮。

王昕红教授表示,早在2002年,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中就增加了‘直接攻博’招生方式。本世纪初,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一方面提升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快速高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已有“弱化”硕士层次教育,并将硕士划分为学术型硕士(论文硕士,为直接转博做准备)和应用型硕士(课程硕士)的做法,这对我国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从目前直博生的招收方式看,其生源质量的确要高于普通的本科毕业生。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生源质量指标的高低主要由学生的学业水平及综合水平决定,但这些均属于‘外显性指标’,并不能考察出学生真正的学习动机”。换言之,当学生在面试时向导师表达对科研的热爱时,导师也很难分辨这是学生的真情流露,还是一番“客套话”。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王昕红认为,只要考试制度设置得更加全面,也并非完全无法分辨。“比如,我们可以用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量方式,测量考生的学习动机。”她说,学习动机问卷一般多用于中小学教育,但对于直博生,是否可以开发类似问卷?

在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中,王昕红教授曾基于当时直博生的培养现状,提出了五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如今有些问题依然待解,“课程特色不突出”便是其一。她认为“直博生相较于普通的硕博培养模式,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制缩短。同时,直博生的学术基础也要比传统博士生差一些,这就要求直博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课程体系。但现实却是很多高校的直博生、普博生和硕士的课程都是在一起上的,这就意味着直博生并没有被“区别对待”。

王昕红教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当被问及课程的满意度时,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的直博生比例只有37.7%;受访直博生对学业进展的满意度更是只有29.4%。在调研中,有直博生甚至直接向她抱怨,“现在上课最无聊了,我本科就学这个课,读博士还是这个课……”

我国博士生尤其是直博生的课程,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规定了课程学习要求,但这些课程的交叉性和新颖性均有较大不足。

“对直博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通过课程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定向性和恒久的探索激情。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王昕红说,当一名本科生在没有经过硕士阶段训练的情况下,就以直博生身份进入课题组,他实际上就是一个‘科研小白’。要想使他尽快进入正轨,导师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团队成员的热情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既要建立使直博生快速融入学术社会的培养机制,也要建立帮助学生成功获得有效信息、成功驾驭学术航船的支持体系。


报刊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9/365309.shtm


投稿人:人口研究所 刘玉锦

投稿日期:2021.9.15




上一条:公管学院召开2021年新教师座谈会

下一条:公管学院迎来2021级新生

关闭

版权所有:红宝石网站hbs - 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   设计与制作:红宝石网站hbs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